“隔河相望,从我家可以看到你家。”这是华亭镇毛桥村村民与太仓市浏河镇浏南村村民见面时,常常会打趣说的一句话。确实,两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周边老百姓说的方言几乎毫无差别,村民之间不少是亲戚,只是户籍地不一样。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乡里乡亲的“一家人”更加融合共通,华亭镇毛桥村党总支书记、镇旅游办主任成文峰可没少想办法,但之前的很多办法不是没法落实,就是缺乏管理长效,部分问题村里也确实没有解决能力。如何突破地域约束,建立起真正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在镇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为契机,毛桥村通过党建促共建,把党员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
在两地交界处,有一个“两不管”地块,常常出现偷倒垃圾、无人清理的情况,影响两个村的环境。村民常常抱怨,但是,没有划清责任归属,双方管理部门也无从下手,临时开展的集中整治,也难以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咱们一起来干,要干就得干好。”成文峰找到了浏南村党委副书记钱姗姗,两位年轻的村干部一拍即合,决定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和志愿者一起参与整治。
从联系作业车辆到处理各种垃圾再到平整土地,一个星期之内,就解决了这个“两不管”地块脏乱差的问题。同时,还在地块旁边竖立了围栏,防止偷倒现象的再次发生。为了抓源头,两村交界处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华亭镇毛桥村村民朱佩娥拍着手说:“以前这个地方很脏很脏的,像垃圾场,塑料纸、马甲袋样样都有,现在搞得清清爽爽。”
整治一处环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形成两地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尝到了党建合作带来的甜头,毛桥村和浏南村两地党员之前很少交流,主题教育后几乎周周都有互动。
不仅仅是从“0”到“1”,双方还成立了跨省行动的“邻里共治党支部”,支部成员深入毛桥、浏南边界进行摸底调查,走访周边村民,询问他们对边界治理的意见和建议。还召开座谈会,重点围绕边界治理问题进行讨论,开展环境整治协调会,明确双方责任,细致安排部署,制定整治方案。此外,还建立起一支联络员队伍,积极互通,共同行动,提高共建效率。
毛桥村和浏南村交界处有两处跨省卡口,但没有岗亭、没有人员值守,特别难管理。一些偷倒垃圾的人会开厢式货车或面包车,将垃圾藏在里面并遮挡车牌,给交界处的卫生带来很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邻里共治党支部”成员主动进行协调,在卡口上安排人员值班,对过往车辆严格管理。
从“无人管”变成“一起管”,“党建共建、邻里共治”正在成为连接两村的强有力纽带。浏南村党委副书记钱姗姗说,在共同处理问题中,我们做到了取长补短。而对于成文峰来说,他觉得更重要的带动了基层党员们心态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现在大家在一起办事,感觉特别像拧成的一股绳,一股有力量的绳。”
聚焦“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在镇级层面,华亭和浏河两地党委政府还签订了《推进华亭、浏河一体化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区域化党建共建联建协议》《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共建合作协议,建立了沟通协商机制,召集10名“跨省相邻”的村居党组织书记,互报家门、互诉需求、互通有无,形成了两镇“5+5”村居党组织共建矩阵,并建立了“尚亭美仓”“新新向农”“多彩塘桥”“邻里共治”等多个跨省共建品牌,共同推动党建共建、产业发展、跨省治理、农业旅游、人才建设等方面的融合发展。
华亭镇党委副书记郑红兵表示,华亭镇和太仓市接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工作的跨前意识、主动意识和担当意识,不嫌烦、不怕烦,也要敢于和“麻烦”面对面、硬碰硬,才能肩负起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和重任。
上海市嘉定区村居工作协会 办公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702号(邮编:20180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30 电话:021-5953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