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园新区紧紧围绕市委“1+6”、区委“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重点抓好体系建设、活力建设、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顶层设计,注重共享体系建设
新区在“一家亲”区域党建共建联合会引领下,探索建设党建共享体系,实现区域资源的互联、互补、互动,区域单位的共建、共治、共赢。服务共享,形成“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区域党建新格局。召开首届菊园新区区域党建大会,强化新区党工委在区域党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做到“对接清单化、工作项目化”,在“供需对接”中互进互补。全年共发布区域共建资源库清单41项,开展联合会项目26个、共建社项目62个,其中37个项目已经完成,51个项目常态化开展,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项目化共治。空间共享,打造“1+4+X+N”的四级党建服务平台体系。以路划片,串点成线,在1个新区党建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平城路、胜竹路、胜辛路、沪宜路4个党建分中心、X个社区服务站和N个社区党员工作室,搭建开放、集约、共享的高品质党建阵地,同时积极培育红色团队,让党建服务的“触脚”扎根基层群众的“沃土”。模式共享,设计“模块化、可复制、可叠加”的党内组织生活形式。进一步激活社区党建中心“统筹、孵化、集成、配送”功能,实现党建资源的有效统筹和按需分配,放大服务能效,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参与度。目前已开展并推广“党员周周课堂”集中党课、党建app指尖学习微课、流动音乐会红歌专场等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模式。
创新融合,注重基层活力建设
新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把楼组作为党建工作的最小单元,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提出“楼组微自治,社区大共治”理念,在社区共治平台下,将党建下沉到楼组微小细胞,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如嘉北社区的“嘉北微聚力”工程,发动支部党员、社区居民、共建单位等参与到“五微聚力”活动中,形成常态化的“微聚议事厅”、“楼组微心愿”、“楼组微奖励”、“微聚读书会”和“楼组微信群”,实现党建的精细化和品牌化发展。把社会力量作为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新区鼓励社区党组织因地制宜,邀请社会力量共同党建、共促民生,以满足社区党建的个性化需求。如嘉富社区党总支与嘉定规划院党支部联合开展的“老年生日会”项目,三年来坚持每月定期为社区70周岁以上老人举办生日会,成为社区弘扬正能量、展现新风尚的品牌项目。把党员作用发挥作为党建工作的最大保障,打造有温度的宜居环境。新区融合共建单位资源,借助党建服务平台,以发动社区党员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切实把支部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实力、攻坚动力、民心合力,形成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如嘉宏社区的“嘉宏康惠”系列活动、嘉悠社区的“向阳花行动”系列活动,党员当示范起作用,群众得实惠广受益,社区有温度更宜居。
基础夯实,注重党员队伍建设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新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力求做到内容“全方位”、人员“全覆盖”。正向激励,注重发挥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启动“菁英培训计划”,分两批次对村居党组织书记进行为期五天的封闭式培训,对标新常态、储备新技能。开设“书记一线课堂”,17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选好主题上好党课。推出“干部引航计划”,基层党组织书记与村居正职后备干部、机关事业挂职干部、新进社工“三级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成立“书记工作室”,特邀区域单位党组织书记作为书记工作室顾问,加强书记与党员群众间的交流互动,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反向督促,注重对后进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新区党员管理实际,制定菊园新区党员行为规范,列出十条党员守则,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起来。制定先进指数积分项目表,年终由组织审定和民主评议为每位党员打分,作为认定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依据。严格落实党员召回机制,对不合格党员“回炉重塑”,由优秀党组织书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结对帮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锋性。全面提升,注重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千名党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千名党员看发展、做公益、上党课、助圆梦等主题活动,规范组织生活,提高党性修养。36个党支部的600余名党员参加了“千名党员进党校”培训,26个党支部的500余名党员参与了“千名党员看发展”活动。同时推出党员“亮身份、亮特长、亮承诺”的“三亮”活动,在楼道或居民区公告栏公开党员基本信息、个人所长及服务承诺,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群众监督。
上海市嘉定区村居工作协会 办公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702号(邮编:20180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30 电话:021-5953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