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至24日,区村居工作协会副秘书长朱光学、菊园新区社区科科长商丽萌一行21人组成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治理工作学习考察组,赴江苏省无锡市学习考察。
考察组认真听取江苏无锡锡山区柏庄社区居委会了曹主任和灵山.太湖社区公益服务园单理事长的介绍,深入社区实地察看并社区居委会同志与以及灵山.太湖社区公益服务园社工交流。
考察组一致认为无锡之行很受启发。现报告如下:
一、江苏无锡锡山区柏庄社区居委会社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一)基本情况。
柏庄社区社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7个自然村,2个安置小区(柏木苑小区、柏木南苑小区),另有22个托管小区,设32个居民组,属地管辖3485个居民户,人口12135人。其社区居委会中常住人口6805人,暂住人口5330人。社区内现有大小企业35家,年销售1.4亿元,三产商贸单位34家,年销售2.2亿元。近年来,在社区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无锡市绿色社区、无锡市无违法建设社区、锡山区文明社区、锡山区和谐社区、锡山区安全社区、锡山区计划生育示范社区、锡山区关工委“五有五好”先进社区、“五星级”老年活动室等荣誉称号。
(二)社区在村转居发展中逐步发展壮大。
按照无锡市民政局“一厅七站七室两栏一校一场地”的要求, 2008年建成了柏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为民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窗口及其他各类站室,实行“群众的呼声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群众的要求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点,群众的困难是我们的第一责任”的服务理念。社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做到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服务集中化、管理长效化,成为东亭街道宣传社区文明的一个窗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样成绩斐然,各条线活动活跃,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健身娱乐场所和活动团队,切实做到了活动常有,内容丰富,和谐有序,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欢迎和全力支持。
(三)建好诺卡花园服务站,全方位服务小区居民。
社区所辖诺卡花园居民入住率已达1800多户,近6000人,考虑到他们来居委办事路途远不方便,根据街道属地管理网络化的深入,服务居民意识的增强,在街道社区办指导下,2012年社区投入15万多元,在小区中心地带建立服务站。按照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完善各项软硬件设施,各项规章制度上墙公示,并以 300户/人配备5名工作人员到服务站工作,其中治保主任兼任负责人,要求他们以“一岗多能、分片包干、信息共享”为原则,为小区居民提供高效的管理和便捷的服务,同时社区公共事务如党员管理、社会保障、民政、计生服务等社区条线相关内容在小区服务站内设立窗口,居民可以就近咨询相关问题,享受快捷便利的社区服务,如遇到有些需要到社区居委办理的事项,则有小区事务服务站工作人员告知相关准备材料和程序,代为小区居民进行办理,减少小区居民的往返次数,提高服务效率。
(四)设立社区监督委员会,健全社区民主监督制度。
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社区在上级部门指导下,设立了柏庄社区监督委员会。主要流程是:首先,召开党小组长、居民代表会议,23名代表协商确定陈建国等5人为社区监督委员会候选人,并报街道党工委审核通过。随后社区召开居民代表会议,47名到会代表以无计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社区监督委员会陈建国等5名成员。做法是:设立办公场所,工作制度上墙公示,公章、办公牌匾落实到位,让居民的监督真正实现“有名有实”,拉近了居民与社区干部的距离。
(五)加强居民自治建设。
柏庄社区是南方地区典型的村转居一个特大型社区,社区拥有独立的人权、财权和事权,但是居民的层次参差不齐,社区管理与服务难度很大,对社区中困难或矛盾及秩序,柏庄社区认为必须建立全体居民都参与的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让社区制度来规范与调正居民的行为。关于自治章程与公约的制定的程序,其中有一条说的非常好,必须由全体居民户签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等于一种形式或是花架子。柏庄社区改革了由原由上而下对社区进行考核的方式,改为由下而上由社区居民对社区进行评价。2个居住区、7个自然村全部进行了直选,参与率90%以上,直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向社区自治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六)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在2009年10月,柏庄社区在柏庄小区内建成了面积400多平方米,集娱乐、医疗、服务、康复为一体的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第一家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共治的方式解决了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根据锡山区老年居民幸福工程健康体检要求,每年组织社区65岁无退休金的世居老年人免费体检,占应体检率的82%。使社区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 针对老年人生活不便通过建立了“老年人生活服务园”,这一社会组织载体,社区出钱雇专人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服务,既可解决就业问题,又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2012年在诺卡花园服务站又引进社区社会组织—— 青少年教育发展服务中心,解决了少年儿童暑期、双休日无人照看的问题。
二、灵山.太湖社区公益服务园经验与做法
考察组小组还深入无锡市“灵山·太湖”公益服务园进行了参观学习。
(一)政社联姻,探索公益角色新转变
政府管理:让渡空间,遴选机构,公益组织的支持方。在“灵山·太湖”公益服务园的建立前后,市、区政府为入驻公益服务园的组织机构出台优惠政策,在申报公益创投项目、注册“民非”机构等方面予以支持;街道办事处则对公益服务园每年出资10万元(为期3年),用于服务园的改造、日常办公、设备购买、业务接待和宣传等。
社会组织:合作共谋,自我发展,公益服务的提供者。公益服务园各入驻机构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既是对外服务上的相互支持,更是业务经济上的指导帮扶。有经验、有能力的公益机构则会对一些刚入驻或刚孵化的公益组织给予专业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发展壮大。
街道社区:承接资源,购买服务,公益服务的受益人。社区通过转让职能的方式,有重点地将一些服务职能从自身工作中剥离,转介给公益服务园内的社会机构,借助他们力量为社区居民服务。如一些社区将社情民意的收集分析工作转介给公益组织来承担,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基础资料。
(二)借壳孵蛋,开创公益发展新模式
与传统的公益服务模式不同的是,“灵山·太湖”公益服务园不是公益机构的单一集聚,它更注重公益产业链的形成,致力于构建综合性社区治理的支持网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外来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这种“借壳孵蛋”的方式,覆盖公益产业链上、中、下游,着力构成一套完整自治的公益生态圈模式,为入驻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设备设施、小额贴补、咨询服务、能力建设、资源对接、注册辅导、成果展示等多位一体的公共服务。
1、致力于项目培育。每家公益机构在入驻服务园时都被要求拥有一个或若干个独创性的品牌项目,而这些项目大都是公益机构已经先期培育、在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剥离为独立个体带入服务园内的,这样培育出的项目成活率高、特色鲜明,是目前服务园内大多数公益机构采用的模式。如最先入驻公益园的春晖志愿者团队,就是依托原先“春晖使者行动”的成功经验,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基础上,培育出了“快乐345”品牌项目,并获得了省民政厅、教育厅的定向扶持。今年,该项目又将“触角”向社区延伸,在太湖街道周新社区和蠡湖街道病源社区开设了两个分部,实现了项目本土化动作。致力于职合劝募。对公益机构而言,困扰它们最多的莫过于资金问题。
为此,园区在建立初期就携手入驻组织构建的资金募集平台,在灵山慈善基金会下设专项“联合劝募基金”,每年向每家入驻组织提供不高于6000元/年的行政运行费用。当遇到重大项目或开展重大活动时,理事会和监事会则根据入园机构或办公室提供的项目设计书或活动策划书单独审核、监督、拨款,确保了公益机构的正常运作和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
2、作为公益产品的集聚中心,公益服务园内汇集了众多公益资源,这些资源一方面成为对外服务的公益产品,另一方面也是公益组织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载体。如“爱心小厨房”志愿者们活动后的小餐点就成为了“灵山义工”团队开展服务的主要资源。今年,服务园又把“慈善超市”盘活,将各入驻组织提供的公益产品集中起来,使其成为公益产品的展卖中心、贫困家庭和捐赠物品的收发平台。致力于文化推广。如服务园内的公益网行知志愿团不仅是一家传播养生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组织,同时在企业治理和发展定位方面也富有经验,其成功学和幸福学的课程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入驻服务园后,该组织通过公益讨论培训、战略规划咨询、内部规范制定等服务,为很多企事业单位确立了服务标准、培育了内部文化,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动力。
(三)抱团取暖,实现公益服务新提升
“灵山·太湖”公益服务园的开园运行打破了原先公益组织“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促进公益组织健康发展的公益事业产业链。对于未来,公益服务园也有着自己清晰的定位和要求。
1、实现资源整合与能量集聚,提供公益组织长期发展动力。“灵山·太湖”公益服务园的建立,吸纳并引进了众多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入驻并自我管理,用较少的社会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使原本较为分散的公益力量得以凝聚,使过去力量较为弱小的公益机构开成合力,并实步显示出规模效应,为政府、社区以及媒体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社会公益组织提供了一站式的基地,为民间公益力量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草根公益组织的知名度与关注度。
2、实现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打造公益组织定点总部平台。从长远发展来看,服务园必须确立更高的标杆定位,将重心放在打造无锡公益组织总部平台的目标上,使其成为无锡公益资源的交流中心、品牌项目的研发中心、公益机构的培育中心和公益人才的培训中心。今年,一批诸如公益网行知志愿团、春晖青年公益发展中心、落花生女性公益促进会、“阳光部落”志愿团等公益机构纷纷把总部搬至服务园,为服务园打造总部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启示和想法
考察中,菊园新区的社区干部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讨论,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参观学习后的一些启示和想法:
(一)无锡的经验与模式它能否复制?怎样紧紧围绕社区治理创新的主题,结合菊园发展实际,深入研究、创新思路,开发并推广出新菊园新区的公益项目和自治品牌,是我们社区治理中的当务之急。无锡的社区治理工作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锡山区柏庄社区居委会在居民自治过程中,坚持依法自治、认真为居民服务,体现了居委会工作的本质属性。因此,借鉴无锡的成功经验,做好菊园的楼组居民自治工作,特别是居民会议的流程,居民表决的程序,值得我们去学习。菊园新区社区科提出,在年内在新区的二个社区对居民会议的流程进行试点工作,成功后全新区推广。
(二)去了无锡,我们看到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培育的方向。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建?建在那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答案!在这里见到了真正的纯社区社会组织。在服务园中对入驻的项目,不用(机关化)行政一套管理的手段,如检查、考核、评比,而是扶持、帮助、服务。举一反三,相比之下,我们的社会组织,还真是在培育与发展的初级价段,还离不开官方的财政扶持。无锡社区社会组织成功的亮点是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的造血功能,这是社区社会组织生存的基础。无锡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社会组织应扎根在基层社区,以服务居民、服务社区为前题,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这才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我们的想法是是否也引进社会组织进社区,帮助社区基层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是否在菊园新区的基层是否也培育和发展服务型的社区社会组织。
上海市嘉定区村居工作协会
2015年12月10日
上海市嘉定区村居工作协会 办公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路702号(邮编:201800)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30 电话:021-5953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