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首页 > 行业动态 > 信息公告

如何让6.2万大居居民更有归属感?江桥镇探索“阿拉一家人”社会治理模式

时间:2020-11-01 10:30:42     来源:上海嘉定     查看: 122

江桥镇共有42个社区,其中近三分之一为大居社区,常住人口约6.2万。为了让这6万多大居居民在江桥生活得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江桥镇针对大居的社区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并梳理归纳出三个难点问题。

一是心态情绪难调和。大居社区呈现低收入人群多、特殊人群多、外来人员多、独居老人多、人户分离多的“五多”现象。同时,不少市区导入人口“故土难离”,对新居住地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部分居民甚至萌生了沦为“乡下人”的念头。

二是利益诉求难回应。大居居民对于购物、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有着更高的期待,但由于涉及规划、土地、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无法满足全部诉求。

三是共治自治难互动。大居小区物业费低廉,因此管理水平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居民对此有意见。此外,大居居民多为市区导入人口和外来人口,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江桥镇强化实效,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探索创新了党建与管理共推进、市区与郊区共融合、农民与市民共牵手、大居和小区共管理、文化与服务共暖心的“阿拉一家人”社会治理模式。

2f489437837e4c968133b569b2560fb7[1].jpg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阿拉一家人”向心力

以党建引领为关键点,依托“网格化党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镇级层面,组织区域化党建6个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面上指导,推动工作衔接。在网格层面,坚持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形成“连点成线、串线成片、聚片成面”的党建工作网格化组织管理体系。

社区层面,积极推动成立新市民党支部和管委会,同时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此外,还依托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网络,健全了“网格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网格‘轮值站长’制度”“党员双向考核评优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等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建立以“阿拉”为主基调的“阿拉学”“阿拉议”“阿拉帮”“阿拉看”“阿拉秀”五个专委会,合力推进党建引导的社区综合治理。

做强为民服务,增强“阿拉一家人”凝聚力

以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落脚点,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的水平。延伸服务内涵,打造“暖心家园”。按照“需求化、项目化、社会化、自治化”的原则,组织开展社区自治、休闲娱乐、便民服务等各类睦邻活动,增强大型居住社区各类人群归属感,营造社会融合氛围。延伸管理方式,打造“美丽家园”。搭建“党建+”环境整治、“党建+”垃圾分类等平台,构建自我管理和服务平台。

加强党建引领业主委员会建设,完善业委会人选的推荐和组织把关等机制。延伸服务触角,打造“智慧家园”。探索建立“社区一网通”“社区党员公示系统”“社区e家”APP等为民服务的综合平台,推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活动,最大限度为居民提供“一门式服务”。

夯实自治基础,激发“阿拉一家人”创造力

以群众参与度为着力点,深化“党建+”理念,进一步引导群众积极开展自治实践。实施社区“1+N”党建联建。以“1”家特色明显、机制成熟、自治高效、资源丰富的社区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共治的方式,带动“N”家具有一定居民自治能力、服务管理水平、人文特色平台的社区。做实“社区实训基地”平台。

引进“阳光之家”“芨芨草”等社会组织,培育了“美食嘉”“剪魅缘”等社区品牌,实现了基层治理品牌的共同孵化,着力打造“社工培训中心、居民活动中心、品牌展示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深化社区自治项目建设。依托“共治共享”的共建机制,整合组织资源和党员资源,以“党建引领社区共治+居民自治”模式,全面推进大居各社区“阿拉”系列工作法“面上开花”。

接下来,江桥镇将继续推进大调研大走访常态化、长效化,遵循共治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建设治理有序、民生安乐的新江桥,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不懈努力。